第三百九十四章 梁上(2 / 2)
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有方啸云自己才能说得清楚。
京城。
这里永远都是最热闹、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而这里却还有一个最富丽堂皇、最威武*、最不热闹且规矩最多的地方,一个一般人一辈子既不敢来也不能来的地方——紫禁城。
此时正将近中午,御膳房的御厨们刚刚整治完皇帝中午的膳食。
一位年长的御厨端来一碗米饭与一盘“大杂烩”,显然是在每样菜中偷挑出的少许。将之交给一个小太监:“放过去吧。”
小太监应声接过,走入了御膳房后面的小室。
这间小室只有一张摆着灶王爷神像的供桌。小太监上前将饭菜放下,拜了三拜,之后便出去了。
这时从外面进来几个取膳的太监,将午膳取走。这样,忙碌了一上午的大厨们也得以有两、三个时辰的休息。全都一走而空,吃饭的吃饭,午休的午休。只留下方才那位年长御厨和那小太监,显然这小太监是年长者的跟班。
小太监先开口:“李大人(在当时,御厨和御医都是有官职的),为何万岁爷今天大中午的宴客啊?这客人是谁啊?看这餐的级别可着实不低,但这客人的名字却生疏得很啊!不像是皇亲国戚或是达官贵人什么得。嗯,许念,许念,从没听过。”
这时御厨忙道:“傻小子,别胡说!若传到人家耳中,怕你小命难保!”
小太监伸了伸舌头,用手拍拍胸口。
长者继续道:“听说这次的客人虽不是达官显贵,但却比咱紫禁城里许多大官还要了得!”
“为何啊?”小太监奇道。
长者皱了下眉,但仍是无奈答道:“你可知京城里最大得一家武馆吗?”
小太监搔搔头思索片刻,说道:“好像是叫‘通天馆’吧?我听别的大人们说过。”
长者点点头说道:“不错。”
“只是……这‘通天’二字太狂了一些吧?他们当真能通天吗?”小太监有些不屑得问道。
长者伸手给了小太监额头一个暴栗,道:“你当通的什么天?这‘通天’二字乃皇上所赐,意为‘直通天子’。”
见小太监不语,续道:“当今大内许多侍卫高手都是出自‘通天馆’,而大内侍卫本就是要保护皇上、随时守在皇上左右,你说,他这不正是‘直通天子’么?”
小太监这才恍然大悟,道:“莫非今日之客人便是‘通天馆’的主人?”
二人边说边行了出去。
这时,房梁上飘下一人,落地之后直奔后面小室。
见到供桌上的饭菜,便端来大吃特吃。吃完后又将碗筷放回,随手在桌上放了些碎银,飘身出室飞回梁上。
那小太监刚好又去而复反。
来到小室,见到空碗和银两,低声说道:“灶王爷,您老人家又显灵了。孝敬您老人家是应该的,每次您都给小的这些银子,让小的好生过意不去。只可惜小的身份低微,如若他日做了总管太监,定为您修一座金身供起来。”
梁上之人听到这里不禁暗自好笑,心想这小太监太也迂腐,当下也不理会,飘身去也。只是小太监的话语他却是铭记于心。
当晚,宫中丢了个人,一个小太监。
宫内侍卫苦寻了半宿都未能寻到,于是也就作罢,无非也只是个身份低微的小太监,若真是因此而惊动圣驾那可就不好了,到时候任谁也是担当不起的。
而白天那位年长的御厨“李大人”只道是午间二人的对话让别人听到,那小子被别人拉去砍了,便不再多言,以免惹祸上身。
其实,那时虽然宫中规矩极多,不可胡乱言语。但即便是那小太监的“不敬”之言被听去也是罪不致死。
京城的郊外,似乎永远都是最安静祥和的。
因为,这里离皇城太近,一般没有人会选择这里做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即使是最笨的贼也不会,绝不会——这里虽然有树,但不是树林,所以不能掩藏;京城的天气又总是特别好,所以又不会有月黑风高的“杀人好天气”。
京城虽热闹,京郊却没什么人烟,小商小贩们当然不会到这里来做生意。
这里,有花、有草、有河流。虽然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但却色彩缤纷,争艳斗丽。小河的岸边,零星地点缀了几棵垂柳,显现出一种朴素地美。
这里不但是各种虫蚁的家园,也是许多喜爱这里的人们的乐园。
在春天的白日,这里不时会有富贵人家的少爷、少奶奶们来这里踏青、交游。
傍晚,这里是孩童们的乐园。三五个男童结成一队,在花草丛中追打、戏耍,仿效天州中人的论剑、比武,最后选出个“天州盟主”。这里说不定就有日后的英雄侠少。而女童们则是在花丛中捉迷藏或追逐那些美丽的穿花蝴蝶。
到了晚间,这里就又变成了恋人们的天堂。各种花草带着一天的疲惫,沉沉地睡去。恋人们则携手或坐或卧地在草坪上、花丛中。伴着皎洁的月光,萤火虫围绕,眼望着迷人的星空,希望将心底那一份长存已久的、彼此共同的心愿,在流星划过的一刹那说出来,从此地老天荒。
ps:祝大家元旦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