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请给我翅膀(下)(2 / 2)
这不是说媒体本身对于木槿社的行为表现的多么友善,他们有自己的理由。
现在的报纸上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是关于地震的今天的伤亡人数是多少,救援进展到了什么程度等等,久而久之读者肯定会感到麻木,所以媒体需要新鲜的素材,然而这个举国皆悲的时期,要是再报道过于娱乐化的消息,诸如谁谁谁又跟谁谁谁闹绯闻、谁谁谁婚内出轨之类的东西,这肯定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这个时候oda·nobuna出现了,虚拟歌姬,这个题材新鲜吗?很新鲜的,很明显木槿社就是在把这个组合当做偶像来运营,在地震中“她们”的行为积极向上吗?是的,而且还是带着点争议的积极向上,咦,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报道素材吗?
从木槿社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他们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大营销,oda·nobuna这种组合现在还新鲜的很,不像是十多年后那么烂大街,因此oda·nobuna你能拿到300%的曝光率。
指望这四个角色扭转人们对于动画的现有认知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时在印象中,她们已经成为了有别于传统动漫角色的角色了。
人们对这个组合感兴趣,自然也就对产生这些角色的作品感兴趣。
于是支撑她们的作品能够拿到100%的注目度。
作品的连载杂志能够拿到80%的注目度。
木槿社能够拿到60%的注目度。
(解释一句,fate的第一话中,有何多的型月角色出来打了一次酱油,比如青子、爱尔奎特之类的,两仪式也出自这里。)
所以,因为宫原静的心血来潮,狠抓机会,木槿社受益无穷。
1995年1月unday、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三部l。
综合影响力先不说,从漫画销量上来说,木槿社正式排进了日本漫画出版界的前五: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木槿社。
从连载杂志的月销量上来说,木槿社已经把专注少女漫画三十年的白泉社压在了身下。
业界为之侧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