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袁太妃寝宫里怎么会有男人(2 / 2)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宣传手段的单一。
大多数普通百姓并不识字。
在加上纸张的短缺,无法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信息传递。
普通百姓要想了解朝廷宣传的信息。
几乎都是靠着各地的官员和识字的文人去宣传。
而大乾各地的官员和文人肯定是站在士大夫这一面的。
这就注定了大乾百姓几乎只能了解到与文人相关的信息。
所以。
秦政要想从文人士大夫手中抢到舆论主导权。
就得想办法改变如今的这种单一的宣传渠道。
脑中琢磨了一番,秦政便有了想法:
“是时候得改进这个时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了,只要能大批量的制作纸张和书籍,就能打破文人士大夫们掌握朝廷舆论宣传渠道的现状,今后要革新朝政,也能获得民间舆论的支持。”
有了想法的秦政吩咐张英:
“张英,你和萧岗的想法属实很好也很实用,但朕要提醒你们,朝廷目前的话语权是掌握在那帮文人士大夫手中的,你们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别想着让那帮文人士大夫去帮你们宣传这些东西,
最终还是得靠你们自己来做,朕有一个大致的想法,那就是在枢密院募那些无法得到重用的文人士子为枢密院效力,
朝廷给他们安排官职发放饷银,让他们尽心尽力的宣传朝廷征兵等能相关事务,以提高军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变大乾目前这种文文人士大夫一家独大的局面。”
秦政这个想法提出来后。
张英、萧岗几人略微沉思后便认可了这个方案,表示可行。
一番商议后。
秦政和几人定下了一个大致的方案,由张英全权负责此事。
先制定出一个大致方案后,在进行完善,而后执行。
一刻钟后。
张英几人离开了养心殿。
秦政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活动了一番有些酸疼的四肢,将赵得柱唤了进来。
“赵得柱,是不是到了午膳的时辰了?”
赵得柱俩忙道:
“是的陛下,是否要立即传膳?”
秦政点了点头:
“传吧。”
用过午膳后。
秦政带着赵得柱去了袁太妃住的永乐宫。
来到宫门前。
秦政制止住了要通传的太监。
径自来到了袁太妃平日里居住的内殿外。
刚准备推门而入,秦政忽然听到了一个男子声音:
“娘娘,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乃是佛门的无上心经,熟读之后可以